保博网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72|回复: 0

体育总局公示运动员保送名单!全红婵无缘985,落选两大原因曝光

[复制链接]

136万

主题

136万

帖子

409万

积分

快递专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092882
发表于 2025-5-10 13:01:5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            2025年全国保送运动员共1101人,仅78人进入985/211高校,全红婵所在的广东省保送名额仅占全国总人数的5.3%。 相比之下,北上广等经济强省占据85%的保送名额,西藏、青海等地连续三年无人入围。 这种地域资源分配不均,让全红婵的“211保送”成了无奈之下的最优解。


二、家庭拖累还是务实选择? 农村女孩的挣扎
全红婵出生在广东湛江农村,父母务农,母亲长期患病,家庭年收入不足5万元。 她14岁进入国家队,初中未毕业便开始封闭训练,文化课基础薄弱。 2024年巴黎奥运会前,她甚至因文化课成绩未达标,险些失去参赛资格。

而陈芋汐来自上海体育世家,父亲是体操教练,母亲是大学教授。 她从小接受双语教育,英语流利到能接受外媒采访,文化课成绩在同龄运动员中遥遥领先。 这种差距直接反映在保送标准上:985高校普遍要求运动员通过文化课综合考核,而全红婵的短板让她难以达标。

三、每天称重10次 vs 偷吃零食被骂
陈芋汐以“魔鬼自律”著称。 为应对发育关,她每天称重10次,严格控制饮食,甚至因0.1公斤的体重波动加练2小时。 这种自律延续到学业上,她提前完成高中课程,并自学大学英语教材。

全红婵则坦言“管住嘴太难”。 2024年备战期间,她因偷吃零食被教练当众批评,体重一度飙升7公斤,不得不重塑技术动作。 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提供弹性学制,允许线上授课和假期补课,恰好缓解了她的学业压力。



四、金牌能否兑换名校入场券?
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58万,本科录取率仅43%,而运动员保送名额占比0.0024%。 网友质疑:“寒窗苦读不如一块金牌? ”但数据显示,运动员保送生毕业率仅89%,高等数学挂科率高达62%,远低于普通学生。

教育部明确规定:保送运动员需达到高中学历,且毕业标准与普通学生一致。 刘国正曾因学分不足被上海交大退学,杨威、高崚也因超学时进入“拟清退”名单。 全红婵选择暨南大学运动训练专业,课程涵盖运动康复、赛事管理等实践科目,与她的职业高度契合。



五、保送不是镀金,而是救命
中国现役运动员仅5%能通过保送进入高校,60%的退役运动员面临就业困境。 韩国速滑冠军卢善英退役后在便利店打工,日本体操名将池谷幸雄街头卖艺,这些案例刺痛人心。 全红婵的保送,本质上是对运动员退役生存困境的制度性补偿。

2025年体育总局保送政策明确:运动员需选择与项目相关的体育学类专业,禁止“挂名经管”。 全红婵的师兄苏炳添从暨南大学硕士毕业,其课题《不同湿度环境下田径运动肌肉激活模式》直接应用于国家队训练。 这种“专业对口”的保送逻辑,远比盲目追求名校更务实。



六、我们到底在吵什么?
争议背后是社会的价值撕裂:一边认为“奥运金牌含金量远超高考状元”,另一边坚持“教育公平不容特权”。 鲜有人注意到,全红婵每天训练7小时,春节仅休息3天;陈芋汐为控制体重,连续三年没吃过一口冰淇淋。
当我们在争论“985 vs 211”时,或许更该思考:一个14岁背负家庭重担、17岁满身伤病的女孩,是否配得上一份不被比较的人生选择?
        
        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保博擔保网

GMT+8, 2025-5-20 19:37 , Processed in 0.087953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BaoBoWang

Copyright © 2014-2025, 保博网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